各位家有青春期娃的家长们!我跟你们说,青春期那可是孩子成长中又美好又闹心的阶段。这时候的孩子啊,就像刚长齐羽毛的小鸟,一心想自由飞翔,可脑子还没完全“发育好”。有时候就会干出些让人惊掉下巴的事儿,比如说动手打妈妈,这可把好多家长愁坏了,又痛心又不知道咋办。
先来说说情绪疏导。孩子动手打妈妈的时候,妈妈心里肯定像被大锤子狠狠砸了一下,又气又伤心。但这时候可千万别冲动,不能以暴制暴。青春期的孩子就像一堆干柴,一点就着,家长要是也跟着炸毛,那矛盾可就像大火越烧越旺啦!妈妈可以先离开现场,找个安静地儿,做几次深呼吸,让自己平静下来。等双方都冷静了,再和孩子好好聊聊。可以温柔地问孩子:“宝贝,你刚才那么做,妈妈心里可难受了,你为啥这么生气呀?”用这种温和的方式,引导孩子说出心里的想法。
再讲讲探寻动机。孩子动手打妈妈肯定不是平白无故的。说不定是学习压力太大,在学校碰到糟心事,回家情绪没处发泄;也可能是和妈妈有一些一直没解决的矛盾;还可能是受周围环境影响,看到暴力行为就学了样。家长得有耐心,去弄清楚孩子动手的真正原因。可以和孩子一起回忆事情经过,让孩子说出当时的感受。这时候家长要认真听,别打断孩子,让孩子觉得自己被尊重、被理解。只有找到问题根源,才能对症下药。
接着是明确规则。和孩子沟通的时候,得清楚地告诉孩子,动手打人是不对的,绝对不允许这么干。可以和孩子一起定一些家庭规则,比如不能用暴力解决问题,有事儿要好好沟通。同时,也要定好惩罚措施,孩子再动手,就得按规则来。不过惩罚不是为了“整”孩子,而是一种教育手段。惩罚完要让孩子明白为啥受罚,该咋改正。比如可以跟孩子说:“宝贝,因为你打了妈妈,这周不能看动画片了。妈妈希望你记住,以后不能再这么干啦!”
展开剩余40%最后说说关注心理。要是孩子经常动手打妈妈,或者情绪问题很严重,家长自己搞不定,那就得找专业心理咨询师帮忙。心理咨询师有专业方法,能帮孩子了解自己的情绪,找到正确的发泄方式,也能帮家长改善和孩子的沟通,让亲子关系更和谐。
青春期孩子动手打妈妈可不是小事儿,但只要家长用对方法,用爱和耐心引导,孩子肯定能认识到错误,学会正确表达情绪,和家长感情越来越好。大家都加油呀!
主讲人:北京知名青少年心理咨询师郭利方,国家心理咨询师、家庭教育指导师;主要咨询领域为儿童与青少年、工作职业、心理成长等,特别擅长儿童青少年学习与心理问题、职业发展与人际关系问题、性格分析与应用等,解决了大量的疑难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,为社会提供了专业的服务。解决从幼儿、小学、中学、大学、职场青年大量疑难心理个案。
发布于:安徽省源顺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